2023年2月 ,上线仅半年的搁浅西甲+宣布停止运营 。根据公司前员工和合作伙伴所透露的背后信息 ,运营方流线传媒涉嫌拖欠员工工资、走不足球社保以及众多合作伙伴的西甲费用 ,流线传媒老板马可为也早已离开中国 。搁浅
日光之下无新事。背后流线传媒和西甲+的走不足球突然死亡并不令人意外 。在去年该业务上线时,西甲很多行业人士就已经给出了类似的搁浅预测 。剖析流线传媒在下行的背后中国体育版权市场的失败 ,并没有意义 。走不足球需要弄明白的西甲 ,其实是搁浅DTC这样的商业模式,在足球市场里是背后否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
文 / 薛尹博
编 / 霍谢苑
西甲+的「前世今生」
2022年6月23日,西甲联盟官方声明 ,称鉴于当前持续存在的未付款情况,新英体育(即武汉当代明诚文化体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未能履行双方签署的合约条款。因此 ,西甲联盟正式宣布终止与新英体育就中国地区转播权事宜的合约关系 。一时间 ,新赛季西甲版权的归属成为了行业焦点。
延伸阅读 :2022,西甲须「自救」
然而,在不到两个月后的8月3日,西甲联盟宣布与位于北京的流线传媒科技公司建立长达六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正式在中国推出西甲官方直播APP——西甲+。
延伸阅读:入局西甲版权打造DTC模式,这家新锐公司为何「逆流而上」 ?
彼时,尽管以皇马巴萨为首的西甲诸强未能在转会市场上签下「新双骄」姆巴佩、哈兰德,但在赛场内 ,皇马刚刚以一个足以载入史册的逆转之旅,第14次夺得了「大耳朵杯」。
延伸阅读:价值1亿欧元的「第14冠」!算一算皇马背后的欧冠经济账
此外 ,就在2022年4月,西甲联盟与DAZN签署了总价值为49.5亿欧元的版权新合同 。而西甲+的落地 ,也使西甲联盟成为首个在中国地区采用DTC模式的知名联赛组织 。虽然部分业内人士对这种DTC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表示怀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赛场内外,西甲的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高调起航的西甲+和流线传媒却没能等到2023年的春天。2月17日 ,仅运营半个赛季的西甲+APP就宣布停止运营。西甲联盟发布官方声明表示,受此影响的订阅用户可通过西甲+APP获得流线传媒相应的补偿和赔付 。根据报道,流线传媒已经处于完全停滞状态,办公室人去楼空,只留下了一头雾水的球迷和在微博苦苦讨薪的员工与解说嘉宾。
谁搞砸了西甲+?
西甲+的败局,映射的便是流线传媒所寄望的DTC商业模式在当下的中国市场并不适用。DTC——Direct to Consumer ,意为直接面向客户销售。这个理念的核心就是通过自制产品等方式直接售卖给终端消费者 ,从而削减分销商及第三方零售商的转售成本,西甲+作为一个基于西甲赛事转播内容的闭环生态 ,其本质就是DTC模式的体现。
事实上,早在2021年,西甲就在东南亚地区践行过DTC模式。2021-2022赛季 ,西甲联盟在泰国和印尼推出西甲通行证,而在不同的国家,西甲通行证会和不同的制作公司合作,共同打造西甲的品牌。这类模式,也正是西甲联盟与流线传媒的合作共识 。
需要承认的是,西甲+的上线,确实对于行业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在赛事转播方面 ,西甲+直播采用了XR 、MR虚拟演播室技术 ,将真实比赛与虚拟内容融合 ,看比赛更像看电影,提升用户观赛体验 。在解说嘉宾阵容方面,西甲+显然也有更多的考量 ,除了过硬的业务能力外 ,其签约的几位解说员在各个社媒平台均有一定的粉丝基础 ,这些私域流量便能够为西甲+带来精准的新用户 。
流线传媒的「内容思维」似乎陷入到了好内容一定会带来用户的陷阱中。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流线传媒高估了西甲IP在中国地区的吸引力。据了解 ,西甲+的付费订阅用户远低于预期目标,且绝大多数用户购买的都是6元单场产品。这对于投入了大量运营团队和高规格的转播技术的流线传媒而言 ,入不敷出。显然DTC模式中核心的C端 ,流线传媒并没有靠西甲+打通 。
与此同时 ,没有足够的流量和用户数 ,流线传媒想通过广告投放 、品牌合作的to B商业模式,也不成立。而经历过多次惨痛教训的资本市场,更不会为流线传媒和西甲+所编织的美好愿景买单。对于运营方流线传媒而言 ,以上运营侧的不及预期 ,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西甲+的发展。而放在更宏观的维度上看 ,即便流线传媒的运营做到了最好,西甲+就能在市场上立足吗?
这个因果逻辑并不笃定,根源性的问题可能出在西甲本身。
近年来 ,随着西甲工资帽规定的出炉,球队只能将球员的薪水设定在最多70%的营收范围内,这也意味着,球队的总营收越高